其实谁都知道这个时代的中国的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单单是设计水平上的差距,制造水平上的差距更是巨大。没有办法,世界上没有什么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事情。
中国因为自身经济的原因,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往科研上投入什么钱,而且又因为穷也没有好好地利用到苏联解体前与美国的那一段蜜月期引进什么划时代的技术,所以就只能眼看着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给越拉越大了。
基于对历史的了解,沈一一当然不会在这个时间点上不切实际地定出什么和intel一争高下的目标。这样的话就又重复了当年定的什么“赶英超美”的闹剧了。恰恰相反,沈一一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差异化竞争。像是那种用于服务器还有超级运算的cpu,沈一一可不准备搞。搞那种东西,那真的是自己找死。她定的是用途更广泛的芯片。
实际上,电子世界里的芯片可远不止我们最熟悉的电脑里头的cpu。在控制的世界里,在当今的家庭和工业产品里,cpu也是无所不在。比如空调或是电视的遥控器里头就有那小小的芯片;而后世广泛应用的银行卡门禁卡里头也是有着微芯片的存在。当然,后世的技术水平不能和现在的技术水平相比。但是沈一一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要把现在中国的微电子制造水平与准备推出的微芯片产品给对应起来。这样的话,良品率就会有一个相对适当的水平,同时也立即就盘 活了我国的光刻机的产业,发挥的造血功能,立马就得以回收那些投入到光刻机里的沉淀成本。而回收来的成本又可以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里头去,这样就真正地盘活了一局棋。
如果把沈一一的大学生活比作一局围棋,那么刚入学时的那一刻起,沈一一就一直在布局。无论是谭中还是她身边的人。大都也就是在一边笑看着这个沈老爷子的宝贝孙女自己在使劲儿地折腾着,最多边上再边上一个王老爷子那从美国名校毕业回来的小孙子陪着折腾。反正人家有背景同时也有着来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巨额资金,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呗。
可是,回到今天来看。当时沈一一所作的每一个决定,却都是有着意义,而不是随便做的。
经过这二年来的努力,就在上个星期,由微电子所设计的那个沈一一布置研究的微处理器终于完成了全部的设计,进入到了样片设计的阶段了。
当时沈一一没有举行什么学术圈子里相当流行的什么评审会,只是在得到了设计完成的消息后,让微电子所自己进行了一个内部评审。评审会的作用只是在扯皮或是报奖的时候才有用。而对于沈一一来说,他们研究出来的芯片,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到了自己的产品中去。同时在用户那里得到好评,那时产品的消量上去了,自然也就说明这是一个好产品了。
所以,差不多就在设计内部评审举行的同时,沈一一已经在联系人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在商量能不能以他们的那台自主研究的0.8微米级的老光刻机为母机。试制一下这边新研究出来的那块芯片。
要说对于沈一一这个询问,最感到诧异的还是中科院微电所。他们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人来找他们询问起对他们的那一台光刻机的使用问题。这个时代的科研院所,对于市场化的思考还很薄弱。科研对于他们而言,是兴趣,是工作,也是向上交差的任务。往往一项研制任务来了。大家都想办法什么时候完成。完了就考虑什么时候来个技术鉴定,报个奖啊什么的,最后就束之高阁了。
西方国家也是很坏了。他们会跟踪中国的科技研发的水平。你研究出来一项,他们就把相应的技术对中国解禁。然后就会有大批的相同技术水平的国外产品涌进了国内的市场。这种情况下,国人当然会想要购买那些以前别人用过的,或者说有着使用口碑的产品了。而大家都买国外的产品。国内新研发出来的产品也就没有人用了。这种情况下,国内的科研成果也就迟迟都无法产业化,而这样子的结果也就遂了国外大公司铰杀中国产业研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