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义欢来到豫南的时间,可以说相当的及时,要是再迟些日子,南阳说不定就已经被清军攻下。
在清军的猛攻下,高义欢留在豫南的六万魏军,伤亡近半,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清军虽然在攻城中损失惨重,但死的多是江北降军,八旗和老牌的绿营兵却没多少损失,情势已经非常恶劣。
就在几日前,便有两员魏军部将,带着近千人向清军投降,致使查牙山的军寨失陷,金声桓只领三千多残兵,逃至象河关,要不是白旺领兵增援,先一步进入南阳,说不定金声桓也要投降。
这时高义欢率领六万人马,加上走武关入南阳的白旺一万人,南阳府一下多了七万生力军,立刻就稳住了防线。
多铎在许州等着高义欢,不想高义欢居然直接入了南阳,他的期盼再次落空,整个人都狂暴起来。
高义欢预料的不错,多铎恼羞成怒之下,清军再次发起了猛攻。
刚停歇没两天的豫南攻防战,便再次火热起来,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此时,在清军与魏军交战时,清军与明军的交战,却已经基本停歇下来。
南京城,秦淮河上的一艘花船上,侯方域正与清廷派来的使者傅以渐交谈。
议和这种事情,谈的好不能声张,谈不好还要背负骂名,所以南京朝廷中的大佬,都不愿意牵扯上这件事。
清廷派使者过来,马士英、阮大铖不想打了,却又怕出问题,所以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让东林党人去做这件事情。
政治就是这样,此前马阮和东林还是水火不容,斗得不可开交,可是随着东林失势,帝党快速崛起,马阮又找上了东林党人。
议和是马阮和东林早前共同的主张,后来马阮见民意汹涌,改为主战,但是事实上,他们并非是坚定的主战派。
江北战事开打以来,江北四镇一镇被围,两镇投敌,清军兵锋直指南京,立时就让马阮动摇了。
这时他们重新找上成为过街老鼠的东林,想让他们来主持议和这件事情,但是东林大佬们也不傻,都知道这件事情不太好办,所以都不太想参与,以免坏了自己的名声。
起初东林党人并没有冒然答应,而是商议这件事情的利弊。
首先这件事情,无论成败,肯定是要背骂名的,而既然背负骂名,那就得有好处才行,不然谁接这样的活计。
这一点让东林大佬们都很有顾忌,怕又像崇祯朝时一样,干了事,讨不到好,事情办砸了还要被卖掉。
当秦桧不是不可以,但是最起码要有秦桧一样的待遇。
虽说主持议和对于东林来说,是一次机会,但是几位大佬都表现得相当谨慎,要先摸清皇帝和朝廷的态度才行。
这个时候,朱慈烺也需要喘一口气,毕竟明军和清军之间的差距,摆在那里,但是皇帝却不能明确的表露出自己的意图,于是便通过其它的方式,去释放一些信息,让臣子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