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杨慎是生活比较惨的一个前高官子弟,他是四川新都人,少年的时候就是非常聪颖,11岁时就能做诗,12岁的时候就拟作了《古战场文》、《过秦论》,大家都惊叹不已。
杨慎他在入京时作了《黄叶》一诗,为李东阳所赞赏。在正德六年(1511)的时候殿试第一,被授翰林院修撰,可以说前程似锦。豫修“武宗实录“,他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正德微行出居庸关,他上疏抗谏。嘉靖继位的时候,他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众大臣因为“议大礼“,违背嘉靖的意愿受廷杖,杨慎就被谪戍到云南永昌卫,后来客居云南30余年,最后死在了戍地。
而现在听幕得闲的意思,杨慎他在正德朝不仅没有再出仕过,连正德的儿子这一朝也是如此,可见这性格决定命运决不是一句空话,人们也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杨慎的为人刚直,言语坦然,所以虽然就是没有一个嘉靖皇帝用廷杖打他的屁股,就是正德皇帝的儿子嘉庆帝也不待见他。
黄石又顺着明代三大才子的词条看了下去,那第一个的解缙似乎不用看了,因为解缙(1369-1415),曾担任明朝内阁首辅,是个著名的学者。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水人,解纶之弟。洪武十二年的时候中进士。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
这个明朝的解缙大师可比民国的胡适大师有文化多了,可是照样死了,可见这个封建社会不好待,伴君如伴虎,想当初幕得闲还想让自己去陪那个嘉庆帝搞斋醮,万一因为一个不注意,被人暗地参个“无人臣礼”,可能就是一杯毒酒或是一个什么机关暗器之类的就送了性命,而自己可能连启动光门的时间与力气都没有。
“嗯,徐文长,徐渭,得闲你可有听说过?”黄石看到这三大才子的最后一个是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是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但是事实上徐渭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城大云坊的官僚世家,父徐鏓,母亲为侍女小妾,少年时便天才超逸,入了徐氏私塾读书,“六岁受《大学》,日诵千余言”“书一授数百字,不再目,立诵师听。”十岁便仿扬雄《解嘲》作了一篇《释毁》,性格豪放,“指掌之间,万言可就。”二十岁时成为生员,嘉靖二十年(1541年)娶同县潘克敬女为妻,接下来八次应试不中,“再试有司,皆以不合规寸,摈斥于时。”
中年的徐渭因为明朝官场的倾压,受胡宗宪的严嵩案牵连,被入狱几次,从此一生潦倒,痛恨达官贵人,曾浪游金陵、宣辽、北京,又过居庸关赴塞外宣化府等地,教授过李如松兵法,还结识了蒙古首领俺答夫人三娘子。
而徐渭晚年只以卖画为生,但从不为当政官僚作画,“有书数千卷,后斥卖殆尽。畴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寝”,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不出,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以73岁高龄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
“师尊,您说的可是越中十子的徐文清?”幕得闲见到黄石在那个手机上不停写写划划,就凭着印象问了一句。
“啊,是啊。”黄石刚才也看到刚才徐渭的介绍中有徐文清的字样,便再问道,“他现在如何了?你们知道吗?”
周明睿当然是不知道的,他摇了摇了头,但是幕得闲是文化人,所以他不仅有听说过徐渭的名字,还知道他少有才名,嘉庆6年的时候在在杭州山阴城东赁房设馆授徒,巧遇了胡宗宪,后来为浙闽总督作幕僚,曾入胡宗宪幕府,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曾经出奇计大破徐海等倭寇。
“哦,这样啊,对了你们现在的当朝首相是严嵩吗”,黄石看了一下词条,再计算了一下时间,好象这个曾经的明朝大将军朱厚照同学多活了 年的样子,那么现在的朝政是如何变化的,正好乘着这个机会向幕得闲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