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溪口之战(一)
民国时期,溪口属于绥宁县杉木桥乡,是遂宁最南部的一个山区小村镇,解放后才划归通道县。
说是小村镇,实际上也就是村子相对大一点,一条小街,几十户人家,几家店铺而已。
逢集的时候,四乡八村的山民们会蜂拥而至,带上自己的山货、木材、粮食之类的物品,来镇上交易,换回家里急需的盐巴等物品。平时没有什么人,偶尔有些过路的商旅在这里歇脚。
1934年12月12日这一天,是这个小村镇上的居民终生难忘的一天。
这一天,太阳暖洋洋的,小村镇显得格外宁静。
快晌午的时候,宁静被打破了。国军62师的士兵们涌进了小村镇。
用现代的话说,阿水就是溪口的一个混混,老百姓叫二流子。这个时候,阿水就坐在杂货铺门口,时不时的用眼睛偷偷地瞄一下老板娘鼓鼓的胸脯。瞄一眼,咽口唾沫,心里还在愤愤不平:“娘的,好菜都叫猪拱了!”
难怪阿水眼馋,老板娘也确实长的好,中等个,白净脸盘,眼睛水汪汪的,一笑两个酒窝,走路的时候,前怀的两个小山包随着小腰的扭动一颤一颤的。别说阿水了,上次乡长老爷看见了她,涎水流得把上衣的两个兜兜都打湿了,直夸这妹子长的真乖。
那个时候,能在街面上做生意的,哪一个不是人精啊!你想啊,兵荒马乱的,你要是过于忠厚了,得把血本赔光;要是过于奸猾,说不定那一天走夜路的时候就会莫名其妙地掉到羊须河里淹死;巴结各路大爷吧,这大爷也太多了,巴结不过来;不巴结各路大爷吧,指不定哪一天就被绑票了。所以,在山民们眼里,做生意的人和跑江湖的一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比山里的狐狸都精。
这老板娘也风情,阿水的馋样全落到了她眼里,心里暗笑阿水呆瓜,想喝老娘的洗脚水,门都没有!脸上却满是笑意,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闲话:“阿水,上次那个逃难的女子,你怎么不收留啊?”
阿水嘴一瞥:“那女的,头上爬满了虱,眼角都是眼屎,身上都是污垢,看着心烦。”
“吆!没想到阿水的眼光还蛮高的么!呆瓜,你买块肥皂,烧上一锅热水,给她洗巴洗巴不就干净了么?”老板娘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算了,我阿水也不是没人要,上次那个木材贩子就看上了我机灵,说是要把他家细妹子嫁给我做堂客呢。”阿水有点得意。
“就是,就是,方园几十里谁不知道阿水是机灵人啊!”老板娘的酒窝更深了,笑意都要溢出来了。
阿水更疯了:“我已经想好了,男子汉大丈夫,要娶堂客就娶嫂子这样的,别的我不要。”
老板娘啐了一口,正要说话,眼角瞟见街头好像有人,就说:“阿水,来人了,快看看是什么人。”
阿水扭头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许多当兵的,三个五个一拨,端着枪,溜着墙根,一声不响的摸了进来。再往后一看,妈呀,黑压压一片,全是当兵的啊。
老板娘忙着就去关门,但是已经晚了,就那么短的一条小街,当兵的说话就到了。
阿水的机灵劲上来了,忙着打招呼:“老总来了,辛苦辛苦,坐下喝口茶。”
“别动,再动老子崩了你!”一支黑洞洞的枪口顶到了阿水的额头上。老板娘吓得“妈呀”一声就溜到了墙角。
一群士兵围上来了。
一个小头目分开士兵,走到阿水跟前:“老实说,村子里有红匪没有?”
阿水吓得体如筛糠:“没有,不知道红匪是啥样子。”
那小头目又问道:“最近,这里过队伍没有?”
阿水说:“没有,这里不逢集的时候,就没有人。”
小头目上去就是一巴掌:“妈的,老子问你过队伍没有,你他妈的扯什么赶集不赶集的事情,欠揍不是?”
阿水这次是真学精了:“老总,我是什么都不知道。对面那家有门楼子的,就是保长家,你去问他吧。”
小头目转身对一个士兵喊道:“你,去报告连长,就说暂时没情况。其余人跟我搜。”
很快,黑压压的士兵就涌进镇子里了。这下热闹了,士兵们是逢门就入,叫门的、踢门的、砸门的等等,五花八门啥都有,安静的村镇马上就鸡飞狗跳起来,哭声、喊声、厮打声响成一片。
几个士兵进到杂货店,伸手就去货架上抢东西,一会功夫就把货架弄的乱七八糟。
老板娘躲在墙角,一言不发,冷冷地看着这群强盗。她知道,和这群强盗理论不清,拿就拿吧,破财消灾。
好不容易这几个士兵心满意足地出了门,老板娘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慌忙喊阿水帮忙关门。
“哕呵!看见国军来了就关门,是不是等红匪来了就开门啊!”
一个破锣似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哐啷一声,老板娘手里的门栓掉到了地上。
门被推开了,阿水一看,又来了一群士兵,中间一个当官的正双手叉腰看着他阴森森地笑。阿水心里一慌,忙走出来说:“长官辛苦,长官辛苦!”
军官的破锣嗓子又喊开了:“老板,我们是革命军人,为了保护老百姓才来追剿红匪的,弟兄们赶了一上午的路,想找点水喝。你怎么一见我们就关门啊?是不是屋里有红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