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九章 青岛博弈(二)(1/2)

点击下面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www.doupowang.com(斗破小说网 ),全新UI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第三九九章 青岛博弈(二)

记者提问开始了,首先提问的是教七旅胶莱报的记者:“我是胶莱报的记者,刚才刘师长说日军即将对我根据地实施重兵围剿,而且表示了必然能打破敌人围剿的强大自信心,这对根据地军民是个极大的鼓舞。我想请师长谈谈在打破鬼子围剿过程中对根据地军民的具体要求。”

刘一民点点头,说道:“具体要求涉军事机密,这里我不方便说。我提几点希望吧!一是要坚信我们的军队有能力打败鬼子的围剿,服从部队、县大队、区小队、民兵的指挥。二是坚决坚壁清野,要让鬼子找不到一粒粮食,喝不上干净水。三是要防止汉奸破坏。这小鬼子虽然有地图,但是毕竟语言不通、地形不熟,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汉奸,鬼子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为什么汉奸多呢?主要是因为过去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许多人对国家政权感到失望,特别是许多去日本留学的人,感到日本先进发达,中国抗战没有前途,进而当汉奸出卖祖国出卖祖宗。这是高层次的汉奸。还有一部分人是原来的土匪和流氓无赖,这种人是社会上的渣滓,干的就是欺男霸女、好吃懒做的勾当,鬼子一来必然做汉奸。还有一种人是为了从鬼子那里得点赏钱,或者是为了泄私愤而当了汉奸。乡亲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鬼子虽然凶残,但一眼就能看清楚,这汉奸就不容易分辨了,需要擦亮眼睛。四是积极主动配合作战。以前我在太原的时候曾经开出过对老百姓打鬼子的奖励条件,这个奖励在山东同样适用。你们回去后要把这个奖励办法全文刊登,还要印成标语,张贴到每个村子,在全山东形成一种打鬼子光荣、打鬼子比种庄稼挣钱更快的氛围。比如许多老百姓没有武器,怎么办呢?只能从鬼子手里夺。杀一个鬼子不就有枪有子弹有手雷了么?实在不行,那挖个陷阱让鬼子掉进去摔死可以不可以?鬼子落单的时候打闷棍行不行?鬼子宿营时摸进去用斧头、刀子剁他几个中不中?总之,要让鬼子进到根据地的时候,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到处是冷枪陷阱,自己灰溜溜地撤退。”

第二个站起来发言的是青岛的民办报纸《大东亚报》的记者,他提的问题很实际,那就是青岛能不能守住。

刘一民耐心地说:“守住青岛没有问题,但守住青岛的代价很可能就是把青岛变成一片废墟。因为日军是一支违背人性的野兽部队,他们又有强大的海空优势,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把青岛变成国际贸易自由港,我军也好,日军也罢,都不在青岛驻军,让青岛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国际型的货物集散地。可惜,日军一定不会答应,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反人类的。当然,我军俘虏了两万多名日侨,我们会把这些日侨加以甄别,是正当做生意的,可以予以释放,不过得让日军交保证金,保证这些人以后不在中国杀人放火,规规矩矩做生意。对那些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强盗,予以公审枪毙。还有一部分罪不至死的日侨,那就对不起了,看他们的运气了,要是日军的炮弹落到他们头上,我们也没有办法。这种方法我们在天津执行过,效果很好。”

《纽约时报》驻青岛的记者开始提问了,他提的问题是刘一民将军对中国抗战形势估计的是不是过于乐观了?毕竟日军还有强大的海空力量,而且日本陆军也确实悍勇,攻击起来不要命,中国军队现在还处于守势,能否阻挡住日军的进攻还很难说。

刘一民首先感谢《纽约时报》对倪华在美国的宣传募捐提供帮助表示真诚感谢,然后回答道:“这位记者朋友说的很对,日军现在确实处于进攻时期,但我们应该看到,日军的进攻势头不可能持续太久,道理刚才我已经讲过了。现在我再补充一点,那就是中国没有石油,也没有橡胶,铁矿也很少,日本人在这里找不到他们称霸世界需要的东西。而且中国这么大,只要冷静地想一想,日本人就会明白,凭他们那点力量,是不可能灭亡中国的。现在毕竟到了二十世纪,中国有了国民党、共产党两个大党,人民已经觉醒,日本人再打下去,只能陷入我国人民战争的海洋。从战争学的观点讲,这场战争对于日本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会因为这场战争而导致彻底失败,甚至丧失主权。当然,说这个话日本人听不进去,他们现在是一只得了狂犬病的疯狗,只知道咬人了。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决抗战,正确运用战略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日军必然会被捆住手脚,老老实实地防守占领区,与我国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等战略相持阶段过去后,那就是我们的战略反攻阶段,到时候小日本哭都找不到地方,等待他们的,必然是中国人民正义的审判。”

英国《泰晤士报》驻青岛记者举手发言了:“我是大英帝国《泰晤士报》驻青岛记者劳伦斯,请问将军,你刚才在谈话里呼吁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行动起来,禁止同日本的所有贸易,给中国提供从资金到武器所有的援助,帮助中国人民打败侵略者。并且说不这样做的话,总有一天日本侵略者会瞄向欧美各国。我想请问,你这样讲的依据是什么?是不是你的危言耸听?”

刘一民一听是《泰晤士报》的记者,就想起了此时正是《泰晤士报》主编乔治.杰弗里.道森和张伯伦结成同盟、大力推行绥靖政策的时候,气就不打一处来。忍了忍说道:“我的依据就是中国没有石油、橡胶、钢铁,而你们手里有。这一点就足够了。亲爱的劳伦斯先生,据我所知,《泰晤士报》是英国最大的主流报纸,拥有广大的读者。但我很替你们担心,因为你们的总编乔治.杰弗里.道森先生和你们的首相张伯伦先生一道,鼓吹对德国侵略扩张采取很不恰当的容忍政策。我想请你转告他,这是非常危险的,是要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是要遗臭万年的!”

劳伦斯当时就懵了,他想不通这个八路军将领这么能知道这么多,喃喃地说道:“将军,不,先生,你怎么能知道这么多?难道你订有我们的报纸么?”

刘一民笑笑:“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知道我的夫人可是留美博士,刚从美国回来。而且,我军曾经占领过天津,现在又占领了青岛。一看你们的报纸,我有什么不清楚的?”

《青岛新民报》的记者发言了,他提的问题是关于在山东禁止日元、联银券、满洲国元、朝鲜元、军票流通的问题,认为此举很可能让大多数老百姓蒙受损失,因为毕竟这些货币存在是事实,骤然中止流通,必然影响市场流通。

刘一民研究历史的时候,认为抗战之所以打那么久,一是汉奸伪军太多,二是国共双方内斗,三就是良民太多。汉奸伪军不说了,那是鬼子的帮凶,是敌人。国共内斗的问题谁也解决不了,毕竟事关中国谁主沉浮的大问题,只能减少内斗,等打败鬼子后再说。只有这良民太多的问题让人头疼,毕竟许多老百姓都要生存,都要吃饭。假如没有那么多良民,日本人在中国的工厂就开不了工,也无法筹集军粮,更不敢在青岛这样人口规模的城市只驻扎一支警察一样的青岛守备队,也不可能有几十个鬼子控制一座县城的闹剧,日军也不可能支撑那么久。要是没有这些因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完全可以随即发动反攻,最起码可以把关内的鬼子赶到关外去。

听了这个记者的问题,刘一民的眼一下就亮了起来,逼得这个记者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刘一民说道:“虽然《青岛新民报》是一家汉奸报纸,但我相信报社还是有有良知的记者的。你这个问题代表了许多青岛市民的想法,算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抗战是全民族的事情,总不能一部分人在和鬼子浴血拼杀,而另一部分人却躲在青岛、济南品茶喝酒做顺民,等抗战胜利了他们和打鬼子的人一样享受胜利成果,甚至享受的更多。你说这公平么?这中间甚至有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糊口,不惜到日本人的工厂去做工,生产鬼子急需的枪炮弹药和其它军用物资,等于是帮着鬼子打自己的同胞。国家都被鬼子打成这样了,这些甘愿做顺民、良民的人受点损失算什么?不想受损失也可以,马上随军撤退,到根据地去,到后方去,参加抗日斗争,不能拿枪打仗不要紧,可以从事生产,做工种庄稼都行。太原的市民觉悟就很高,全撤走了,小鬼子进城后连口水都喝不上,他们的军需在山西根本筹集不到,全靠从东北、河北、山东和日本本土调运。大家想一下,要是我们青岛也照这样办理,鬼子就是占了青岛又能怎么样?凡是撤到后方和根据地去的人,手里的日元等日伪货币可以上缴,相信各级政府会妥善处理的。当然,人各有志,有些事情勉强不得。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即令日军重新攻占青岛,他们也不可能再象前一段时间那样横行霸道,我军完全有能力将其困死在青岛,只要他们敢出城池一步,就可能被消灭。将来,我们会断绝对青岛的供应,日军的货币将会成为废纸一张。我要让日本人穷的连裤子都穿不起,更不用说打仗了。至于你本人,这么有文化,却替日伪做事,我为你感到惋惜,要是不悬崖勒马的话,将来抗战胜利了,那是要接受审判的。你好好想想我的话,是当日伪报纸的记者好呢,还是去当抗日报纸的记者好!”

那记者头上直冒虚汗,连连点头:“受教了,受教了!”

记者见面会开了三个小时,刘一民该讲的都讲了,其中有些战略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不应该在这种场合讲的,考虑到这次记者见面会主要是外国记者,可以直接传送到国际上去,而德国正在一步步加快行动步伐,刘一民就想给英美提个醒。同时,接下来日军也必然进攻武汉、广州,国内的投降势力有可能抬头,刘一民就把形势讲的透彻一点,无非是想让一些犹豫徘徊的人能坚定抗日信念,让中国少一些汉奸。

记者见面会后,刘一民带着几个懂日语的译电员去了青岛电报电话局,那里有直通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和上海的海底电缆,他要再导演一场好戏。

佐世保是黄海与日本海之间的要冲,扼朝鲜海峡咽喉,是日本海军的重要基地,也是日本侵华的桥头堡。要是冯达飞的航空队此时在青岛的话,刘一民可能就会命令轰炸佐世保。可惜八路军航空队遭受日军重创,战斗机全部被毁,轰炸机现在也不知道从机库里弄出来没有。就是弄出来,恐怕主席、老总他们也舍不得拿这些宝贝疙瘩去冒险。因为他们恐怕对佐世保是个什么概念都不一定清楚。

青岛与佐世保之间的海底电缆,起源于德国人占领青岛时修建的青岛至上海、青岛至烟台的海底电缆。日本人和德国人打仗时,切断了青岛对外一切联系,炸弹把海底电缆都炸坏了。日军后来以此电缆为基础,又铺设了70海里的电缆,接通了青岛至佐世保全长536海里的海底电缆,开始是军用,后来随着青岛日侨的增加和日本在青岛的商业利益的扩大,发展为军民两用。后来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主权时,经过艰苦谈判,青佐线海底电缆成了中日合办的通讯电缆,归青岛电话局管理。沈鸿烈撤退时,曾经破坏了青佐线海底电缆,日军第二次攻占青岛后,迅速修复,恢复了青岛和日本本土的电报业务。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