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官员,也暗暗羡慕起赖英扬的好运气。因为多少人希望能在南峰跟前,留个眼缘。但往往,都不得而终。今天赖英扬只第一次露面,就被南峰给记住了。
除了用祖上烧高香来解释,众人就再也想不出其它的理由。
而就在众人心思各异时,南峰又开始解决第一个顾虑。
虽然云南大部分兵力,都被派去贵州平·叛。但还是有一部分清兵,留了下来。尽管战场上,明军也不怕他们。但越北的平民百姓,却很容易受到他们的威胁。毕竟清越边境,能通过的林间小道,实在太多了。万一清兵来阴的,偷偷潜入越北。那很可能,就是一片生灵涂炭。
这对越北的安宁与稳定,有很大的威胁。
所以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在靠近越北的清国边境线一侧,进行焦土策略。使得十里之内,再没有任何平民百姓。
本来当地的村民,在云南大乱之前,就随着最先南迁的教民,一起进入了越北。所以对当地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
至于停留在那里的流民,可以将他们全都送到流民营。然后在移民船的接应下,分散安置在南洋各地。
因此清理工作,并不算难。
这和清理越北一侧的新移民相比,要简便了数倍。毕竟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新移民,都已在当地开始了新生活。
一旦往后迁移,所耗费的精力,又是海量。并且迁移途中,很容易造成民心不稳。若是有居·心叵·测之人趁机作乱,那大明在越北的布置,就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对接下来的流民安置工作,也很是不利。
只是清空边境,仅是第一步。在这之后,还要从南洋,调遣更多的军队过来。一边守住清越边境的各个通关口岸,一边深入云南、广西,获取大明最紧缺的战略物资。
好在兵力的问题上,南峰不用发愁。
因为南洋之战结束后,南洋还留了一半的士兵,在婆罗洲、菲律宾、苏门答腊、马来半岛等地驻守。
论规模,达到了十三万人。
南峰只调遣其中的二分之一,就足以应对云南、广西的清兵。且对南洋各地,也妨碍最小。因为婆罗洲、菲律宾、苏门答腊三地,是最地广人稀之地。虽没有大规模迁移土著,但他们本身就人口不多。
抽出一部分的兵力,不会因兵力虚空,而发生意外。
何况这南洋的兵,都在南峰的掌控之中。任何军事行动,也不必向大明本土申请。尤其是在解决后勤物资的顾虑之后,就更不用受本土牵制。
这为南峰的军事行动,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本土莫名其妙的中断对南洋的物资供应,是不会没有理由的。再结合左鹏越过南洋,提前返回大明本土的事情来看,南峰已明显的感觉到,这件事,很可能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