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六百多年以前,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并不是建康,也不是洛阳,而是咸阳北原。
这一区域自泾渭交汇处向西,穿越咸阳原,西至今兴平界,北到泾河,南达渭水。
咸阳北原,曾是秦朝政治中心,曾经宫殿嵯峨、鳞次栉比。
可惜秦亡时,项羽一把大火将秦都咸阳化为焦土。
据说,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
破坏是容易的,建设却是困难的。
汉朝诞生以后,不能享用秦朝宫殿,只好把都城向南迁一点。
从咸阳原下降到渭河南岸,也就是现在的长安。
然而,咸阳原这一处风土宝地怎么能够任它荒芜呢?
汉高帝刘邦,首开先河,将自己的陵寝选在了咸阳原上,并且正对着长安的北大门,以确保他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关注并统治着他的王朝。
此后,西汉王朝共有九位帝王葬在咸阳原上,他们自东向西依次为:景帝阳陵、高祖长陵、惠帝安陵、哀帝义陵、元帝渭陵、平帝康陵、成帝延陵、昭帝平陵、武帝茂陵。
并且还配套建设了五座帝陵陵邑,长陵邑、安陵邑、阳陵邑、平陵邑、茂陵邑,广迁关东豪族入驻,充实人口,繁荣城邑。
从此,咸阳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五陵原”。
汉朝统治者很智慧地利用了五陵原,把帝陵邑建在长安西北的原上,防御匈奴是个很好的屏障;把六国豪族搬到皇帝眼皮子底下,顺便还给汉朝看守祖陵,可谓两全其美。
一方面便于监控这些贵族,另一方面让他们效力于皇室。
因此,那时侯的高干子弟被叫做“五陵少年”。
所谓“五陵少年今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好不风光潇洒。
为了在这片沃土上发展农业,滋养长安,汉武帝还开凿了成国渠,实施人工灌溉。
自今眉县渭水北岸,引渭水东流,经今扶风南,武功、兴平、咸阳北,至灞、渭汇合处东注入渭水。
从秦都废墟到汉家陵邑,五陵原经历了一次重生。
及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又经魏晋末年,五胡乱华。
到了今日南北朝初,曾经繁荣的五陵原已成为“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落寂景象了。
为了让咸阳北原再获新生,雍王一入主长安,便提出重修成国渠、振兴关中大计。
当时成国渠年久淤堵,渠道狭窄,最多只能灌溉不过数万农田。
为了疏通成国渠,从五月底开始,官府前后投入近六十万贯金钱,雇佣三万余青壮。
经近四个月紧张施工,今终于要大功告成,河西上下十分重视此事。
在雍王卫朔带领下,以九位内阁学士为首的数百名文武官员齐聚渭北,参加河渠竣工仪式。
如今新成国渠溉田面积已全面超越了郑白渠,成为目前关中灌溉面积最大、渠道最长的水利工程。
为彻底解决成国渠水源不足难题,河工在武功西面围堰造湖,即筑六门堰。
六门堰汇集了渭河以北各河流以补充成国渠水量,让新成国渠得以横跨漆水。
另外,六门堰功能相当于今天的渠库结合工程,具有过沟和泄水的功能,是成国渠的咽喉工程。
其中堰用以连通过沟渠道,门用以排泻漆水,而成国渠竣工仪式就在六门堰边上举行。
旁边空地上搭建有一座高台,台上摆着三牲祭品,周围站满了侍卫、府兵。
两岸高地,一条白石水泥渠沟从谷地穿过。
东西山塬上挤满了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幼,旌旗招展鼓乐喧天。
人人都在可着嗓子说话,尽管谁也听不见谁,依旧是乐呵呵地高声诉说着。
将近午时,飞骑来报:沿途所有斗门、渡槽、跌水、过水、干渠、支渠、毛渠的交接口再次查勘完毕,无一差错。
干渠两岸的迎水民众井然有序,只待放水。
卫朔得报,即率领文武大臣,整齐地站在高台前。
“吉时已到,大王击鼓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