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竹马绕墙来
这是回到建康的第二天,溜了一圈四弟之后,谢安百无聊赖地迎来了夜晚,谢父从吏部回来后,带回几支笔送他。
晚饭他是跟谢父两人吃的,大哥谢奕、堂兄谢尚都出门会友了。
虽说食不言寝不语,但在剡县时,谢奕老在吃饭时跟他说说笑笑,四书五经、老庄学问里的故事信手拈来,不但不无聊,而且方便记忆。
想到白天四弟的事,谢安忍不住向谢父委婉提了一句,谢父放下筷子,叹了口气,“你四弟行事跳脱,明知乌衣巷里只有一家养鹅,却还要去惹恼人。”
听谢父言语中对王家有所忌惮,说来也是,毕竟王家是士族首领、国之栋梁,与王氏为邻,总不能有失分寸,显得自家轻漫。
“四弟尚幼。”他答,“而且这鹅是王家小娘的吧?都是小孩子,哭闹一阵也就过去了,这不昨日还见她抱回新的鹅来呢。”
谢父眉目微锁,“王熙之这个丫头……阿狸,旁的小孩笑话她,或者你四弟故意吃她的鹅欺负她,这都跟你无干,你切记,不可去招惹她,也别笑话她。”
谢安见父亲煞有介事的模样,奇怪问:“为何?”
谢父沉默不语,眼里颇有深意,但又当他是个小孩,有些话不便出口。
谢安更奇怪了,今日所见的王熙之长相甜美可爱,除了有点呆之外,还是很萌的嘛,而且自己还答应了给她带好吃的去呢。
见谢父不说,真是吊足了他的胃口。
若自己年纪大些,大人们也不会瞒着他许多事,想来还是堂兄谢尚够兄弟啊,完全不把他当小孩,还说要对他进行秘密训练,俨然是将他看得很重。
但是谢父越想瞒着他,他就越觉得有挑战性,如何用小孩的口吻哄大人说实话呢,他默不做声吃着饭想着法子,咬完一块鸡翅后,他有了主意,“阿爹,我要认错!”
何错之有?谢父一脸茫然。
“方才阿爹说不能去招惹王熙之,可我午后已经招惹过了。”谢安鹦鹉学舌般说着,见谢父脸色一沉,连忙又道,“她的那宝贝鹅又跑到家里来,我抱着鹅还给了她,不过是从后门进的,有失礼数,请阿爹责罚。”
“……可说了什么?”
谢安答道:“她叫我常来玩,因为她好像也没朋友。”
谢父盯着他看了一阵,久久不语。
谢安被父亲看得发毛,“司徒府高门大户,阿狸懂分寸。”
谢父摸了摸他的头,“阿爹惭愧,却也欣慰,这两年将你放在剡县,你能静心学书,是我谢氏之幸。”
“阿爹,我喜欢练字。”
这话倒出自他的真心,如果日后想要扬名,书法是头等大事,自己已经迈过基础门槛,日后更加勤奋是水到渠成之事。
至于父亲话中其他的意思,身为四岁小孩,他笑眯眯地装作不懂了。
即使谢父更偏爱焦氏与四弟,他也没有嫉妒,因为谢父在他心中的份量,并没有大哥谢奕来得重。
想来谢父将四弟禁足也是为了他好,让四弟记着以后别去招惹王熙之,免得惹那王司徒不悦。
即使王熙之再不受人待见,也是他琅琊王氏的人啊。
谢安想着那孤零零的鹅痴小萝莉,心中暗暗决定,不管她是不是真书圣,自己也会常去看看她,逗她说说话。
也算是打发自己的“童年”时光了。
说起来,前世的时候,他跟着外公住,左邻右舍也没个同龄的小姑娘,跟小女孩相处,还真有点难。
尤其是王熙之这种表面看似呆萌的小萝莉。
从此,谢安的童年生活,除了练字、看书、欺负弟弟外,又多了一项给萝莉喂食的任务,比如提前跟厨娘说想吃什么,第二天将吃食留一半,偷偷看王家的后门是不是开着的,找准无人的时机,熟门熟路地溜过去。
酱鸭翅、桂花蜜糖饼、肉干等等,王熙之十分喜爱肉食,大约是在王家没怎么吃到的缘故。
送去几次,两人就熟络了,但话还是不多,一来是王熙之反应比常人慢,就算谢安讲个笑话,她也要等片刻才能反应过来;二来是堂兄谢尚看得紧,得了空就逮着他背书练字,他也不敢在王家小院里多待。
谢尚出了年即将出仕,如今冬至将近,以后也没那么大把的空闲时间耐心教他。
这一日,雪下得挺大,谢安应付完谢尚之后,又打算溜去对门送些小鱼干,正打开自家的后院门,就见王家的后门已经打开,门口雪地里正蹲着个肤色比雪还要白的小女孩。
小女孩顶着个红底银色团纹斗篷,正饶有兴趣地堆着雪球。
谢安披着玄烟色的小披风,手上还带着护指的棉套,他艰难地走过这一小段雪路,小女孩应声抬起头来,眉眼亮亮的,即使眼瞳倒映着阴沉的天空,也难以遮掩她眼中的喜悦。
谢安替她轻轻拍去斗篷上的雪,“阿菟,冷不冷?”
王熙之一本正经提议,“阿狸,我们走一走?”
檐角墙头挂了一溜的冰棱,被风吹出了细细的清泠声,两人一前一后慢慢慢慢在雪地里走着,这里是后巷,几乎没有什么人迹,夹墙的两家都种了梅,谢家这边是红梅,王家那头是蜡梅,红黄辉映,极为心悦。
秦淮河的流水淌过浮冰,微小的冰水摩擦声被北风夹带入耳。
王熙之比谢安大一岁,谢安五月生,王熙之八月生,加上女孩比男孩发育得早,所以她比谢安要高些许,腿长了自然也走得快些。
这小女孩的耳廓和耳垂冻得红红的,谢安在后面看着她,不知为什么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