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富不过三代
过分地溺爱孩子,不仅是对孩子的不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因为溺爱而造成的事故,其实并不少见,甚至有些还是让人不敢想象的人间悲剧。
55岁阜新老教师两天没上班,家人才知他被害。杀害他的竟是他从小宠爱的独子。老伴去世后,老教师与儿子生活在一起,28岁的儿子过着“啃”老的生活,因儿子再次向老爸要钱不成后,将老爸掐死在家中。
2009年3月10日8时许,鲁军来到哥哥鲁贵清家中,发现门锁着,“当时我从窗户向里看时,发现哥哥躺在西屋的地上。怎么叫门他也不开,去了几家也没找到他的儿子鲁小龙。”鲁军说。鲁军感觉事情不好,在敲门不开又找不到侄子的情况下,鲁军大约在当日10时许向警方报案。
经法医鉴定,鲁贵清系被扼颈后机械性窒息死亡,且鲁贵清被害的时间是当年3月8日上午,足足死在家中两天没人发现。
在调查中,警方发现,鲁贵清之子鲁小龙经常因琐事殴打鲁贵清,当亲属发现鲁贵清死后,鲁小龙不知去向。于是,警方将鲁小龙列为犯罪嫌疑人。
同年3月18日夜里,在外面躲了10天的鲁小龙偷偷地回到家中,一个小时后被侦查员抓获。鲁小龙到案后,对杀死父亲的事实供认不讳。鲁小龙交代,3月8日9时许,起床后没事可干的鲁小龙向父亲鲁贵清要钱。“爸,给我点钱!”“前天不是刚给你200元吗,怎么还要?”正在收拾家中东西的鲁贵清说。
“管你要点钱怎么这么难呢?每次都说用不着的。”说着,鲁小龙就对父亲拳打脚踢,之后他俩从东卧室厮打到厨房,用木bāng打父亲的头部,又将父亲摁倒在地,用手掐父亲的脖子,看到父亲没气了,他将父亲拖到西屋,用旧衣服盖上,将门锁上逃跑了。
至今仍然没有结婚的鲁小龙没啥正经事可干,靠着老爸的工资活着。村里人说,鲁小龙有时捡点废品,经常因为向父亲要钱不成而殴打其父。两年前,鲁小龙的母亲因病去世了,家中独子的鲁小龙就与父亲一起生活。
27岁得子的鲁贵清对于鲁小龙非常溺爱,用同村村民的话说:“那真是拿着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老鲁家对孩子那真是老惯着了。”
村民们说,鲁贵清在学校上班,是个挣工资的人,平时手里经常有现钱,鲁小龙打小就比别人家的孩子零花钱多,儿子要说要啥,那鲁贵清跑到城里都去给买。可是后来,鲁小龙的母亲有病了,这住院可得花很多钱呀,于是给鲁小龙的钱就少了,过惯了伸手要钱的鲁小龙哪受得了没钱的日子呀,到后来,鲁贵清挨打是经常的了。
经过审判,法庭经合议后认为,被告人鲁小龙因琐事,故意剥夺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法庭认为,鲁小龙系初犯,又是家庭内部矛盾引发,判鲁小龙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即使父辈这一代能够赚下足够的钱让后一代挥霍,那样就真的能使他们幸福吗?看看现在的那些富二代和官二代,他们的品行又如何呢?他们又是不是真的和他们父母所想那样的发展呢?恐怕并没有,或者说大部分都没有。
在我国历史开国皇帝中,朱元璋是一位具有传奇sè彩的人物,出身最为卑微,阶级成分至少属于三代贫农,做过和尚,要过饭。但朱元璋的个人能力在我国历史皇帝当中却是数一数二的,例如军事才能,历史上除了李世民,恐怕很难有第二皇帝比得过朱元璋了。
此外朱元璋治理天下的成绩也是斐然,总的来说朱元璋称得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但感到遗憾的朱元璋的子孙确实一代不如一代,所以máo主席也说过:“《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富二代的名声近来很响。在大众,是痛恨他们的张扬,轻裘féi马(宝马车),十步杀一人(斑马线上撞人)。在富一代或者富二代,则是犯愁如何接班,能不能接班。
富二代的接班问题,是个古老的难题。自古以来,中国富商的事业,总是传不下来,二世、三世即斩。因此,中国罕有像欧洲甚至日本那样七八百年的企业。资本主义,总也长不起来,老是萌芽。近代以后,海外的华人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难题,在上个世纪70年代,海外中国学者就已经探讨过。
从晚清到民国成长起来受过良好西式教育的一代企业家,他们中有些人已经开始探索一条不同于传统的企业传承之路,但是随着他们1956年因政治原因退出历史舞台,这一代人基本上被格式化了。因此,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一代,依然要再一次面对传承的难题,而且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以汲取。
同时,先富一代人出身参差不齐,很多人是出身草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而且忙于打拼,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因此,富二代的教育状况,有相当比例的人情况堪忧。惹人痛恨的飙车一族,也许还不算最糟的,吸毒嗑药者,也不在少数。很多富一代,对于子女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下一代不再像他们那样吃苦奋斗,能享福就享福,自以为已经挣够了可以让后代享福一辈子的钱。至于事业的传递,并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所以,富二代之中,有相当比例的人,似乎注定要成为败家子,重演多少父辈创业、子代败家、崽卖爷田的悲剧。对于这样的富二代,即使有关部门或者某些社会团体急来抱佛脚似的强化培训,估计效果也不大。
当然,富二代中,也有比较出息的。受过良好的教育,出国读名牌大学。而且有些人也有志接班,把父辈事业发扬光大。但是,他们又碰到另外的难题。有些人虽然受的教育不错,但志向却不在企业经营,也许热爱艺术或者别的什么。有些有志于家族事业的,由于受过新式企业管理,对于父辈老一套的经营方式不以为然,但回国后却水土不服,完全不能适应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法律环境,不知道如何施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