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东配殿。
得了太后的同意,康熙也没有要“醒过来”的意思,胤礽便知道这事儿基本就成了。想了想,胤礽还是说道:“日后皇阿玛醒来之时,还望皇玛姆能够替孙儿解释一二。”
太后听完,点了点头说道:“事急从权,哀家省得。”
见状,胤礽不再多说什么。有待在这东配殿里同太后说了一会儿有的没的。过了片刻,胤礽才起身去了乾清宫的正殿,拿起一本空白的折子写着些什么。
等写完之后,胤礽才带着去了东配殿。到了之后,胤礽先是对着太后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孙儿已经拟好了,烦请皇玛姆看看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也好能给孙儿指正一二。”
这样容易落人话柄的事情,最好的规避方法就是将它摆到明面上来。只有找到一个位高权重之人为自己背书,才能免于风险。
而且太后还在康熙这里,胤礽如此作为也是做给康熙看的,以示自己“堂堂正正”。
太后闻言,伸手接过胤礽递过来的册子,仔细的翻看了一会儿,才出声说道:“无事,就照这样说即可。”说着,太后站起身,这才递了个小小的印章给胤礽:“这是皇帝的私印,你且先用着。”
胤礽连忙装作恭敬的双手接了过来,然后说道:“孙儿这就盖上章,弄完就将印章交给皇玛姆。”太后没有说什么,颇有些不置可否的感觉。
这皇帝的私印,一听说康熙出事,太后就第一时间找到并且贴身藏起来了。要知道,康熙昏迷期间,这皇帝的私印可是能办成很多事情的。
至于传国玉玺,太后却是没去动它。无他,有时候越是贵重的东西,背后所蕴含的规矩教条也更多。要想动用传国玉玺盖章,那样的圣旨可是要写在绣了九爪金龙的黄帛上的。
那样的圣旨,除了得康熙亲拟之外,就只能由内阁至少三位以上的大学士共同拟成才行。在现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像现在这样的非正式旨意到是比圣旨来的有效的多。
这也是胤礽没有拟正式圣旨的直接原因,且不说胤礽仓促之间弄不来康熙的笔迹。但是三位大学士拟旨胤礽就办不到。
倒不是说胤礽做不到请来三位大学士,而是大学士拟旨也是有规矩的。若想拟旨,他们首先就得见到康熙才行。这么个时候,胤礽自然是不会让他们见到康熙的就是了。
胤礽正准备离开,却突然被太后叫住了。胤礽心中一凝,莫不是太后发现了什么?刚刚说话做事都只是在试探自己?没到最后关头,胤礽不敢大意。
略显谨慎的问道:“不知道皇玛姆还有何事?”太后看了胤礽一眼,这才说道:“哀家想着你刚刚拟的旨意还是有些不妥。”
听太后这么说,胤礽的一颗心可以说是悬到了嗓子眼儿。但是,胤礽心理素质到底过关,迅速的调整了自己的心情,然后轻声说道:“不知还有甚不妥?孙儿这就去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