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诗乐不分家,许多好的乐曲,都是诗词改编而成的。
书生听楼上姑娘吹出来的箫声,仿佛在品一首绝佳的好诗词,没喝酒,却是已经醉了。
听的久了,书生对屏风的姑娘,越发的感兴趣,他很好奇,能够把箫吹的这么好的,是怎样一个姑娘。
书生找到青楼老鸨,打听楼上的姑娘,老鸨知道书生是老板的朋友,不敢懈怠,详细和书生说明了姑娘的情况。
原来姑娘是青楼里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从小是个苦命的孩子,三岁死了爹,六岁没了娘,青楼老板看她可怜,收到楼里来做些事情。
慢慢的,小姑娘长成了大姑娘,出落的水灵,比楼里的头牌还要漂亮,许多大官人看上了她,肯花百金买她的初.夜。
姑娘誓死不从,青楼老板也不好相逼,只好告诉她,在青楼里讨生活,如果不想卖身,就得卖艺,有一技之长。
姑娘下跪给老板求得十金,找到京城里最好的乐师,教她乐曲。
乐师收了钱后,让她在琴、琶、胡、笛中任选一样乐器来学,谁知姑娘却是一眼看中了,在不起眼位置摆放的竹箫。
听说姑娘想学吹.箫,乐师是直摇头,箫和笛子不同,笛有六孔,而箫有八孔,别看只是多了两孔,难度却是翻了数倍。
而且箫和笛子的声音,区别也很大,笛子声音清脆悦耳,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来青楼风流的嫖客,都十分喜爱,而箫的声音则是低沉浑厚,若是技艺不行,吹出来的曲子,很难得到听众的共鸣。
乐师把箫的利害给姑娘讲的十分清楚,可姑娘就是坚持要学吹.箫,乐师拗不过姑娘,同意了。
乐师本以为他教上三天,姑娘就会知难而退,却未曾想到,姑娘简直就是天生为箫而生,仅仅第一天,姑娘就能把最简单的曲子,吹的和乐师一样好。
乐师爱才,倾囊相授,仅三十日,就再无半点关于箫的知识,可以传授于姑娘。
姑娘回到青楼后,一曲儿成名,无论是文人雅客,还是跟风庸俗的官宦弟子,都愿意来青楼聚会,听姑娘吹奏一曲。
书生问老鸨,能否帮忙向姑娘引荐一下自己,他想见姑娘一面。
这下老鸨为难了,她告诉书生,不仅仅是他,不知有多少人愿意一掷千金,只为目睹姑娘真容,和她促膝交谈一番。
可姑娘都拒绝了,为了将这些人拒之门外,她立下一条规矩。
这条规矩很简单,姑娘只愿意以乐交友,如果有人能够拿出让姑娘惊艳的曲词,她才愿意见上一面。
这条规矩也很难,多少文人递来自己写的诗词,都没能入姑娘法眼。
书生回到自己的房间后,竟是没心思继续读书,他满脑子,都是想见见姑娘。
一夜未睡,书生房间的地上,扔满了纸团,纸团上写的,都是书生编写的诗词。
书生原本对自己的文采十分自信,可现在却是无比自卑,他写的越多,越是发现自己的诗词,配不上姑娘的曲子。
在绝望中,或许是太过疲惫,书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幸运的是,在梦里他偶得一佳词。
醒来后,书生急忙研墨挥笔,把梦中的诗词写下,顾不得字迹潦草,急冲冲的让老鸨把诗词交给姑娘。